《奥本海默》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传记类电影好看吗?
对于了解历史、物理以及美国政治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就是饕餮盛宴,几乎每个人物每个历史细节都是那么栩栩如生。
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奥本海默》显然有些晦涩且冗长了。
从内容上看,《奥本海默》类似《萨利机长》,你以为是讲“哈德逊河奇迹”的,结果故事主题却是英雄落泪和听证会。你以为《奥本海默》是讲奥本海默怎么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际上大部分故事围绕的重点也是一次听证会。
一、正方和反方都是谁?
《奥本海默》的男一号“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当然是正方,但他这个正方却不一定非常正,影片没有回避他年轻时试图用毒苹果毒死导师的黑历史,也没有回避他婚内出轨的丑闻,在听证会上奥本海默当着妻子面承认出轨那段戏相当精彩,让人想到了克总统。
奥本海默在对待朋友时也存在很多缺点,影片统统没有刻意回避,因为历史上的奥本海默就是有些精分的人(年轻时得过精神病),天才和天真在他身上非常明显。
虽然奥本海默在为人上有诸多缺点,但他总体上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一点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因为他虽然领导了曼哈顿工程造出了原子弹,但他就是正面角色。
反一号则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路易斯·斯特劳斯,时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曼哈顿工程的另一位功臣,马特·达蒙饰演的格罗夫斯将军。
斯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偏见、诬陷和迫害,一部分来自政见不同,另一部分来自羡慕嫉妒,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个人恩怨,奥本海默曾经在出口同位素的听证会上毫不留情嘲讽了斯特劳斯,这让他丢了大脸。
参与迫害奥本海默的人从上到下有很多,艾森豪威尔和FBI胡佛在背后,而亲自布置参与整个计划的人就是斯特劳斯,因此这个角色是《奥本海默》中不折不扣的反派。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湖边那场戏里,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刻且沉重的简短对话,涉及人类、地球和科学家。但斯特劳斯却以为那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在说他的坏话,小丑的形象淋漓尽致。
二、三时空叙事
打乱时空叙事或多时空叙事一直是诺兰的看家法宝,《奥本海默》依然如此。
整部电影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空,一个从奥本海默在剑桥上学开始一直到他领导曼哈顿工程最后到晚年被授予费米奖,这是奥本海默的个人线性传记。
第二个是1954年奥本海默接受斯特劳斯组织的格雷委员会听证,多位奥本海默生命中的朋友、战友和同事前来作证。
第三个是1959年路易斯·斯特劳斯接受参议会听证,也就是揭露斯特劳斯如何迫害奥本海默的多场戏。
这三个时空的故事互相交叉讲述,用影片画面的颜色作为区分,对于不熟悉这段历史和众多历史人物的观众来说,这个叙事方法简直就像噩梦,尤其对于脸盲观众来说更是难熬,这也是为什么影院里有观众睡着的原因。
三、造原子弹的过程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冲着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名头看这部电影的,关注的重点也是原子弹是如何造出来的,当然,如果再有原子弹投放到广岛长崎的过程,相信观众会更爱看。
但是,可能有些观众会失望了,整部《奥本海默》里关于曼哈顿工程的戏份并不是特别多,占比甚至还不如格雷委员会听证会,因为造原子弹本身就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就像《萨利机长》里哈德逊河奇迹也不是重点一样。
而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过程按理说应该是影片高潮点,但却出现在了影片中段,也没有进行细节上的精雕细琢,至于胖子和小男孩的生产投放过程更是一笔带过。
所以,想看怎么造原子弹和怎么轰炸广岛长崎的观众看了《奥本海默》之后可能会有些失望,没办法,本身《奥本海默》的故事重点就不是这个。
四、奥本海默事件
《奥本海默》真正的故事核心是奥本海默事件,也就是奥本海默如何从一位国家英雄变成被审判的危险分子的,虽然格雷委员会的听证会只是听证,但对于奥本海默来说,这其实就相当于一次斯特劳斯试图让他身败名裂的审判。
斯特劳斯策划这次听证会的表面目的是为了让奥本海默辞职,这是艾森豪威尔乐意看见的。深层目的是取消奥本海默的安全特许权,因为奥本海默得罪了军方高层,这是美国空军和FBI胡佛乐意看见的。再深一点的目的则是斯特劳斯和奥本海默的个人恩怨,也就是公报私仇。
为了达到目的,斯特劳斯组织了一个针对奥本海默的小团队,给奥本海默罗织了三个嫌疑罪名:左倾、反对研制氢弹、苏联间谍。
当然,这三个罪名并非凭空捏造,奥本海默在历史上确实左倾,他和美共来往非常密切,他的挚友、妻子、情人、弟弟和弟媳都是美共党员,他甚至还给美共捐款。
奥本海默出于对人类前途的考虑试图维护核平衡,他反对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但这个反对意见是三个罪名里最不受重视的,当时美国科学界反对研制氢弹的科学家大有人在,奥本海默只是其中之一。
奥本海默在曼哈顿工程筹备和进行当中确实接触过苏联间谍,他的挚友也曾希望他能将原子弹的资料交给苏联,事实上科学界有传闻认为苏联的原子弹里有奥本海默的功劳,苏联的原子弹和胖子几乎是双胞胎。
由于三个罪名都不是凭空捏造,这也让整部电影陷入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字游戏当中,而奥本海默则成了被阴谋迫害的失败者。
五、双重主题
《奥本海默》的主题到底什么?其实台词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二战胜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召见奥本海默,此时的奥本海默还在为两颗原子弹造成的巨大伤亡有些负罪感,他认为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
杜鲁门说了一句话:你以为日本人会记住谁造了原子弹?他们只会记住是谁投了,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我。
政治服务于经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科学家在战争中相当于士兵。
影片开始阶段,奥本海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湖边见到了爱因斯坦,他们俩聊了几句,谈话内容是什么,这个悬念一直到影片末尾才揭晓。
奥本海默:“我们认为我们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从而毁了世界”(之前奥本海默曾担心核裂变无法控制,一旦启动会烧掉整个大气层,爱因斯坦告诉他不会)
原子弹成为现实后,奥本海默告诉爱因斯坦:我相信我们做到了(毁灭世界)。
这句话一语双关,明白无误说出了奥本海默对核武器失控的担忧,这是科学家的伦理思考,适用于整个科学界。
爱因斯坦叮嘱奥本海默的话则预示了他的未来:当他们(政客)折磨够你之后,就会颁奖给你,好像在原谅你的样子,但其实这些举动都只是为了他们自己。
这是科学家们的宿命,在科学领域他们是探索未来和解决问题的明灯,在现实领域他们则是工具人。
《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看似在讲奥本海默的个人故事,实际上表达的主题是科学家们的奋斗、挣扎、反思和宿命。
只需要读懂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台词,你就看懂了整部《奥本海默》。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热评兔立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420630@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